「活動」何要浮名——齊白石的心路歷程與藝術價值分享會,在西安當代美術館舉行
2016年11月伊始,陜西文創(chuàng)資本電子盤業(yè)務集中推出齊白石系列(600010《秋荷》、600011《蝦趣》、600012《水族有趣》、600013《柳枝墨牛圖》)藝術衍生品,此四只產(chǎn)品自發(fā)行以來走勢良好,市場關注度不斷升溫。
基于齊白石作品的深厚藝術價值及市場、投資人對齊白石作品的高漲熱情及不斷關注,12月3日,由陜西文交所特別策劃組織的齊白石專題分享會,在西安當代美術館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北京畫院美術館、齊白石紀念館展覽部主任薛良老師作題為“何要浮名——齊白石的心路歷程與藝術價值”的專題講座,期間,從齊白石的出身、苦學、時代際遇及其作品深厚藝術價值等方面,與廣大藝術愛好者、藝術品投資人展開深入交流。
齊白石專題分享會
薛良老師
會后交流
精彩內(nèi)容分享
星塘白屋不出公卿
齊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白石鋪的一戶普通農(nóng)家,齊家門前的水塘傳說是古時有隕石落下,因此得名星斗塘。貧寒家庭出身的齊白石在遇見恩師胡沁園之前,一直在鄉(xiāng)湖南間從事雕花木匠工作。開始學習繪畫后,對于湘籍畫家的學習以及臨摹均是一絲不茍。
《萬竹山居圖》
《送孫上學圖》
此類作品反映老人對于家鄉(xiāng)景物的回憶與懷念,也可以中看到老人童年記憶的美好與祖孫情深。
自小剛毅倔強的齊白石,一生遵從手藝第一,淡泊名利,后在面對好友為其捐縣丞,以及推薦他為慈禧太后當內(nèi)廷供奉帶領七品官銜等好意時,均敬而遠之。而對于自己的卑微出身和木匠身份,齊白石從不隱諱,羞于提及。恰恰相反,他常常以“魯班門下”、“木人”等名號自居,一身平民傲骨,自矜自傲的他只是恪守著自己的繪事本分,鬻畫為生。
星塘白屋不出公卿
以農(nóng)器譜傳吾子孫
要知天道酬勤
勤奮,亦是齊白石藝術取得成功的秘訣之一。
《南瓜》
題跋中寫到“昨日大風,不曾作畫,今朝制此補足之,不教一日閑過也”
在湘潭當?shù)匦∮挟嬅?,齊白石并沒有安于現(xiàn)狀,而是在友人的邀約下勇敢的走出家門,歷時十年完成了“五出五歸”。遠游期間齊白石常常不顧舟車勞頓,利用晚上時間將沿途所見繪制成畫稿,對于難得一見的前人書畫,更是連夜臨摹,將之做成臨本終生保存。
《借山圖冊》
大自然中的氣象萬千使以前足不出戶的齊白石擺脫了以往臨摹成法的羈絆,不僅開闊了眼界胸襟,更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
而后,定居京城后的齊白石,在摯友陳師曾的勸告下,以“余作畫數(shù)十年,未稱己意,從此決定大變,不欲人知,即餓死京華,君等勿憐”的決心開始進行“衰年變法”。在師法八大、石濤的基礎上,齊白石又開始注重學習趙之謙、吳昌碩等海派畫家的長處。歷經(jīng)十年“歲歲尋常汗?jié)M顏”的勤奮努力,齊白石終于自創(chuàng)一格,開創(chuàng)“紅花墨葉”一派。對于勤奮的理解,老人常常勸勉“要知天道酬勤”。這種勤奮而艱辛的探索與獨造,貫穿了齊白石的藝術人生,也使他的筆端耕耘更多了一份收獲。
知己有恩
知己有恩
邊款刻道:“歐陽永尗謂張子野有朋友之恩。予有知己二三人,其恩高厚,刻石記之。癸酉八月,白石并記,時居京華?!?span id="_baidu_bookmark_end_124" style="display: none; line-height: 0px;">?
如印所述,對于知己友人齊白石一直心中懷有感恩之情,格外珍視與朋友之間的情意,對于別人提攜和幫助更是銘記于心。
《白石老人自述》中,老人多次提到朋友們對他的幫助他以“君無我不進,我無君則退”來形容與陳師曾之間的知己之交。他曾題詩“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以紀梅蘭芳在聚會中幫他化解尷尬。對于和徐悲鴻之間的情意,白石老人曾作《月下尋舊圖》,在大段的題款中講述了徐悲鴻“三顧草廬”聘請他出任藝術學院教授的往事。
在天分和努力的背后,正是由于齊白石自身的樸素與真誠,以及他“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心懷感恩的人生態(tài)度,使他獲得了更多人的尊敬,也在客觀上為他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人生機遇。正是時代背景的造就,知己、友人的提攜相助共同促成了齊白石在藝術上的偉大成就。
寂寞之道
“夫畫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從事于畫?!边@段跋語道出齊白石一生恪守的人生觀與藝術觀,他將藝術視作“寂寞之道”,從不貪慕名利,長嘆“何要浮名”。雖飽經(jīng)世事滄桑,卻依然保持單純的童真,永遠生活在追求真善美的藝術探索中。
齊白石詩、書、畫、印四全,花鳥、山水、人物皆擅。他是真正從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成長起來的一位大師,還是一位連接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藝術巨匠,他在藝術上的“膽敢獨造”使傳統(tǒng)精神在今天重新散發(fā)活力。這不僅僅是中國畫傳統(tǒng)中所蘊含的最獨特、最寶貴的東西,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與傳統(tǒng)中國畫家相比,齊白石沒有所謂清高孤傲、出塵脫俗、超然象外的文人情懷,但是他卻用畫筆表達了對生命和大自然的贊美,流露出人性最本真的情感,所以他的作品不僅在中國婦孺兼知,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且也為世界人民所接受和理解,在他的藝術中,世人可以體驗到生命的斑斕、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希望。
文化產(chǎn)品電子盤業(yè)務或?qū)⑾破?017年投資熱潮
目前,拍賣市場有近3萬條齊白石交易記錄,但從單位價格指數(shù)來看,齊白石賣的最好的并非花鳥、蝦、蟲,而是山水居首、其次為人物。根據(jù)AMMA調(diào)研顯示1993年至今齊白石作品上拍量9,853件次(不包括合作)、成交7,425件次、成交額45.62億元人民幣。無疑是藝術品投資市場難得的珍品。
《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lián)》
嘉德 2011年春拍4.255億成交 破近現(xiàn)代書畫拍賣紀錄
眾所周知,以往文化藝術品的交易往往是現(xiàn)貨交易為主,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的拍賣、畫廊等一、二級藝術品交易市場,基本上是一手給錢,一手給貨,因此,多為高收入人群投資、玩票的平臺,普通百姓不是望而卻步,就是被拒之門外交易方式也非常原始,這樣的交易方式存在著天然的弊端,比如藏品的真?zhèn)?、保存、運輸、變現(xiàn)等等,都在制約著這個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文化藝術品的“潛在價值”始終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而文化藝術品電子盤業(yè)務的上線則將徹底改變這一點,她將有效推進文化藝術品從一小部分業(yè)內(nèi)人士及業(yè)余愛好者轉(zhuǎn)向人人都可參與的大眾投資理財項目,不僅有效提高文化藝術品收藏市場的資金多元性,將大眾投資的項目由銀行理財、股票、基金等拓展到藝術品收藏投資等文化領域,大大增加藝術品的市場流動性,不斷盤活藝術品等存量市場,同時也將有效激活藝術品增量市場,無數(shù)文化藝術品冗余資產(chǎn)將通過這一新型金融渠道轉(zhuǎn)變?yōu)椤盎钯Y產(chǎn)”??梢哉f,電子交易平臺交易模式的創(chuàng)新,將藝術品交易從傳統(tǒng)的交易市場、拍賣市場引導向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的范疇轉(zhuǎn)型,使文化藝術產(chǎn)業(yè)由傳統(tǒng)的資本時代向金融時代邁進。
掃一掃,掌握最權威最及時的信息動態(tài)